6月30日路透社消息,Alphabet旗下谷歌公司宣布,已达成协议,将从弗吉尼亚州一个以核聚变为燃料的项目购买电力。核聚变是为太阳和恒星提供能量的反应,不过目前尚未在地球上实现商业化应用。
谷歌与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签署了该技术首个企业直接购电协议。CFS于2018年从麻省理工学院(MIT)分拆出来。依据协议,谷歌将从CFS的ARC项目购买200兆瓦的电力,该项目计划总装机容量达400兆瓦。CFS正在全球最大的高耗能数据中心所在地——弗吉尼亚州开发该项目,不过该交易的财务细节尚未披露。
几十年来,国家实验室和企业的物理学家一直在尝试利用激光,或者像CFS那样借助大型磁铁来促进聚变反应。在聚变反应中,轻原子被迫聚集在一起,会释放出大量能量。2022年,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在一次利用激光的聚变实验中短暂实现了净能量增益。但要实现“工程盈亏平衡”,即反应产生的能量大于聚变工厂启动反应所需的总能量,一直困难重重。而且对于利用聚变发电的工厂而言,反应必须是持续的,而非短暂的。
谷歌先进能源主管迈克尔·特雷尔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是的,我们仍然需要克服一些严峻的物理和工程挑战,才能使其具有商业可行性和可扩展性。但这正是我们现在想要投资的,以实现那样的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推动全球电力需求增长,人们对核聚变的兴趣也日益高涨。与原子分裂的核裂变不同,核聚变不会产生大量放射性废物,若能成功,将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
CFS的目标是在2030年代初利用ARC项目发电,但首先必须克服一些科学障碍。CFS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Bob Mumgaard告诉记者:“如果没有合作伙伴关系,没有大胆设定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你将永远无法克服这些挑战。”他表示,ARC工厂将帮助CFS了解核聚变的“初期阶段”,他希望在此期间了解核聚变机器的故障频率以及如何确保其可靠运行。
此外,谷歌6月30日还表示将增加对CFS的投资,但未透露具体金额。谷歌是众多投资者之一,2021年曾向CFS投资总计18亿美元。Mumgaard称,CFS目前的融资力度与2021年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