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49年2月的彭永臻是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的一名院士。作为共和国同龄人,他不仅亲眼见证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这一辉煌历程,更亲身参与了在污水处理领域,我们国家从零起步,逐渐发展起来的历程。
在中科院与科睿唯安联合发布的《2020研究前沿》中,厌氧氨氧化技术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是环境领域唯一的重点热点前沿。
“我一定用党员的五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衡量自己,更加自觉地发扬共产党人那种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努力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1973年,彭永臻在自己的入党志愿书中写下的铮铮誓言。
从1968年到1973年,彭永臻响应国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号召,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53团工程连参加生产建设。通过五年艰苦生活和工作的锤炼,,他深刻体会到,坚忍不拔、不畏艰难困苦、竭尽全力去完成每一项任务,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1973年,彭永臻庄严提交了入党志愿书,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1973年9月,彭永臻在53团的文化考试中获得并列第一的好成绩,成为工农兵大学生,进入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也就是今天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习。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选择,而这个选择也决定了彭永臻未来几十年来的奋斗方向。之后他逐渐进入污水处理这个领域,与污水处理结缘。
1984年,作为新中国第一届获得硕士学位的年轻学者,彭永臻到日本京都大学留学2年。日本的发达,尤其是他们的污水处理技术和先进设备,让彭永臻感到格外震撼,也更加坚定地选择在这一领域深耕。
2000年,彭永臻调入北京工业大学,他仍然坚守在污水处理和脱氮除磷这一领域。他和学生们与污水为伴,为了实验,有时全天在污水处理试验设备旁取样与检测。
学生是他的宝贵财富和希望。他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把普通学校来的学生,都培养成优秀人才”。这也是他一生的追求。他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潜心科研的态度,严谨治学的学风,和诚恳待人的品格。正如彭永臻的名字一样,永葆真诚,至臻至善。
数十年来,我们国家的污水处理率早已从0跃升到 90%以上。而彭永臻及其团队总是围绕着国家与首都水环境改善的重大需求,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研究与实践。
在中科院与科睿唯安联合发布的《2020研究前沿》中,厌氧氨氧化技术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是环境领域唯一的重点热点前沿。在这一方向的核心论文产出国家排名中,中国位列世界第一;在研究机构排名中,北京工业大学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并列全球第一。正如彭永臻所说,“我希望,科研人员都能脚踏实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争取早日实现我国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