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国 环保新闻 北京碳普惠项目参与人数达560万人 活跃度居全国首位

北京碳普惠项目参与人数达560万人 活跃度居全国首位

广告位

您知道吗?在北京,乘坐公交地铁、骑共享单车等日常绿色出行行为也能转化为“碳资产”,通过量化绿色行为减排量并提供激励,让市民和企业都能成为碳减排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这是2020年以来,北京市以交通领域为切口积极探索打造的碳普惠应用场景之一。截至目前,北京市碳普惠行动参与人数达560万人,是全国碳普惠活动参与人数最多的城市。

什么是碳普惠?

碳普惠是一种创新机制,对个人、家庭、社区及小微企业(机构)的自愿减碳行为进行具体量化并赋予一定价值。

北京市在“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出“创新自愿减排交易和碳普惠机制”,并从2022年起连续四年将碳普惠工作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行动计划的公众参与行动中。2024年起,北京更是进一步把健全“碳普惠”机制作为全面建设美丽北京的重要举措。

在北京,碳普惠从绿色出行开始

交通领域一直是减污降碳重要领域。2019年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即“北京MaaS平台”)发布后,吸引了众多社会化出行服务平台企业加入碳普惠行动中。2020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与北京市交通委率先在绿色低碳出行领域启动试点,探索碳普惠机制,并充分运用本市碳市场,为参与低碳行动的公众提供经济激励。同时,北京市制定《北京市碳普惠项目审核与核证技术指南(试行)》,从碳普惠项目设计申报、审核登记、减排量核证审核与签发登记、收益反馈等多个方面,为碳普惠项目提供了清晰的“说明书”。

2020年以来,北京积极研究制定碳普惠项目方法学,相继制订低碳出行、小客车(油改电)出行、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的方法学,分别明确不同应用要求。在上述方法学的指引下,企业积极参与,目前,高德软件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桔行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参与了“低碳出行”项目,中和新兴(北京)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都物流有限公司分别参与了“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

从公众到企业,减“碳”让各方“普惠”

公众参与企业平台的低碳出行项目(如日常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时,平台会将这些减排量定期“打包”,经审核确认的减排量可在本市碳市场进行交易。

碳普惠项目目前已累计审核碳减排量超过40万吨,项目实施方将从中取得的收益以不同形式、比例反馈给参与的公众、小微企业。例如高德软件有限公司通过低碳出行项目,将收集并经过审核后的用户减排量在碳市场交易,交易所得的收益可通过各种优惠券、代金券等物质激励,或公益捐赠的方式返还给参与用户。

碳普惠机制实施以来,公众参与度持续提高,推进碳普惠项目的平台企业也信心倍增,形成了各方积极踊跃参与的良好局面。其中,“低碳出行”项目居民参与人数已达560万人。据市交通委相关问卷调查显示,碳普惠活动对80%的用户转向绿色低碳出行起到促进作用。

下一步,北京市将继续完善碳普惠管理制度,丰富碳普惠方法学体系,大力推动大数据信息化处理应用,引导更多公益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碳普惠工作,打造首都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的政策体系和典型案例,助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环境中国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uanjing.cn/10833.html
广告位

作者: 边走边看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231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524863#qq.com(把#改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