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生命周期来看,新能源车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30g,但若能对废旧的动力电池进行梯次运用、再生应用,其所对应的新能源车每公里碳排放量将分别下降22g、4g,进而显著降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这是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此前的一项研究数据。
我国是动力电池生产制造大国,开展动力电池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推动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碳减排,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开展碳排放核算、减碳绩效评估等工作,引导和规范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落实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碳排放相关团体标准讨论会于5月10日在湖北武汉举行。
本次讨论会由资源强制回收联盟联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科院过程所、南昌大学等科研机构,以及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等动力电池回收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主办。会议围绕提出制定的《退役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温室气体减排绩效评估技术规范》《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过程绿色低碳评价方法》《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企业碳排放强度等级及评定方法》等团体标准进行深度研讨,为上述3项团体标准的正式编制工作按下了“快进键”。
其中,《退役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温室气体减排绩效评估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提出,是基于退役动力电池的资源化过程特点,制定科学、客观、中立的具有实践基础和应用意义的标准,为企业提供规范化减排绩效评估流程及可供参考的参数缺省值。
《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过程绿色低碳评价方法》团体标准,填补了国内外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过程绿色低碳评价标准空白。同时,该团体标准的绿色低碳评价方法,不仅可用于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绿色低碳水平对比,对于任何电池回收过程,只要确定相应的物耗、水耗、能耗和污染物等指标,在确定相应质量权重系数的情况下,均可对不同电池进行绿色低碳水平对比。
《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企业碳排放强度等级及评定方法》团体标准,规定了动力锂离子电池再生利用企业碳排放强度等级及评定方法规范。适用于动力锂离子电池再生利用企业,可为动力电池行业碳减排、可持续发展、产品循环利用、回收技术分级和工艺流程优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