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国 环保新闻 数字化技术催生低碳转型新方案

数字化技术催生低碳转型新方案

广告位

8月3日,远景科技集团与埃森哲联合发布了《中国发电企业碳中和数字转型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这是行业首份覆盖发、输、配、用的电力全产业链低碳趋势分析报告。《白皮书》指出,电力行业作为我国碳排放占比最大的单一行业,是践行“双碳”战略的关键,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则是方向所在。

多位与会嘉宾均表示,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能源行业亟需向低碳化乃至无碳化的方向转型, 而数字化作为电力企业低碳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将为能源转型带来突破。

全行业正在经历多维度转型

埃森哲大中华区资源事业部总裁郑子霆表示,我国碳减排工作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双重挑战。“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以及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未来一段时期内能源需求仍将增加,碳排放将随之提高。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已达峰并稳步下降,我国需要在碳减排道路上付出更大努力。而我国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前只有不到30年时间,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电力行业也正经历着多维度转型。首先是可再生能源占比激增,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5年,全球煤电占比将下降到24%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达到17443亿千瓦时,年增速达到6%。其次是能源供应形式发生变化,分布式能源将成为主要增长点之一。埃森哲研究认为,分布式风能、光伏均将得到长足发展,以分布式光伏为例,预测到2035年,其装机量将占到光伏总装机量的40%。

此外,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交通电气化程度不断提升。能源消费方式也将发生变化,带动能源消费者积极行动。郑子霆分析称,能源消费者的需求趋向于数字化、个性化、便捷化和开放化,这些转变推动电力企业对产品、服务和业务模式进行升级转型,以此满足消费新需求并创造新价值。“最后,随着世界各国对于能效创新的投资和研发,我们认为能源系统的整体效率将不断提高。”

“以风、光、储为代表的新能源正在代替传统能源,加上以电池技术、氢技术为代表的新动力技术,均将成为我们的新动能。在原有物理电网的基础上,利用新的物联网技术,各种数字化技术所构建的无形数字化网络,由此形成我们的新电网。” 远景智能副总裁赵楚泓指出。

电力企业加速向下游市场渗透

在多维度转型的背景下,我国电力行业也将朝着三个“替代”转变。

首先是终端能源电能替代传统用能。“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2020年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比例中,电能占比接近30%。预计到2060年,该比例将达到70%。” 郑子霆称。此外,新能源发电将逐步替代传统能源发电,分布式发电将替代集中式发电。“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落地,‘十四五’期间,市场交易电量将快速增加。在利好政策推动下,我国电力现货交易试点范围继续扩大,参与电力交易的主体将更加广泛。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参与电力现货交易的比例逐步提升。”

赵楚泓认为,电力行业将朝着市场化和向产业下游延伸的方向演变。“越来越多的发电集团正在从‘纯发电’逐渐渗透到产业下游市场,特别是需求侧。与传统发电侧重资产、建设运营回报周期较长不同,进入下游需求侧的发电企业,必将面临更加碎片化、更加快速化等调整,与需求侧消费者连接越来越紧密。对此,如何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显得很重要,需要发电企业运用数字化技术应对。”

随着省级现货市场的打开及逐步推广,发电集团也更关注电力商业模式和业态的变化。“电力企业整体数字化起步较早,部分企业构建了比较完备的数字化底座,并逐渐向生产、运营、服务等不同场景拓展,由单一的电力供应服务商逐渐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郑子霆指出,发电侧和用电侧均将出现更多新的商业模式。“比如,能源服务企业前期提供智能设计,中期提供数字化服务,后期提供智能运维服务。再如,用电侧的能效管理、综合能源管理等应用场景。很多综合能源管理提供商,通过传感器设备的部署、现有设备的升级改造,以及合理规划用户的用电量、电费等方式分成。”

数字化技术支撑低碳转型

与会嘉宾指出,无论是出于适应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的并网、消纳要求,还是为了支撑储能等分布式能源设施的广泛接入,数字化技术都将加速企业低碳转型。《白皮书》显示,电力产业链发、输、配、售、用等各个环节中,数字化浪潮催生出一系列更加先进、更加智能的解决方案。

从发电侧来说,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政策开放,新能源的“绿电”将逐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就此产生“绿电”交易、碳管理等辅助服务的新机会。“发电侧是发电企业的主战场,发电企业在很多领域可以提供数字化手段。比如新能源资产运维,新能源发电量的提升和预测等。” 郑子霆举例,埃森哲曾为国内某风电企业提供无人机巡检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技术对风机进行出力监控和优化,对风电基础运维的状态进行实时诊断。

在用电侧方面,“能源互联”成为主要的转型趋势,由于用户侧用能场景非常丰富,发电企业将有机会针对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充电等提供多样化服务。“提供用电侧解决方案,将帮助发电企业有效延伸现有业务,更好拓展业务增长的新赛道。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光储充一体化服务,用户能效提升服务,用户侧储能,电动汽车用能服务和虚拟电厂等。发电企业更需要在这些领域进行业务创新和赋能,制定综合能源的数字战略规划。” 郑子霆建议。

在输配电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加上随着电网接入电动汽车、储能等设备,对维持电网的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发电企业可利用负荷预测、用能监控、智能调度等技术,加强源网储荷调度和配合,也可参与投资建设部分增量配网或微电网项目。

赵楚泓强调,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应保持产品技术的前瞻性。“比如,远景在智能物联、交易终端软件等技术上的投入领先市场。只有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和产品,才可能帮助客户迎接快速变化的市场。其次要注重行业积累,通用的数字化技术不足以支持转型,需深化具有行业属性的物联技术、数字化技术、多种能源协同等方面认知。最后是秉持开放共赢的态度,不断创新和构建协同生态圈。”

中国能源报
广告位

作者: 边走边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231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524863#qq.com(把#改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