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国 环保新闻 高校兴起“双碳”专业热

高校兴起“双碳”专业热

广告位

在“双碳”目标下,能源行业的热门、紧俏方向用人缺口愈发明显、亟待填补。

“支持具备条件和实力的高等学校加快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排放权交易、碳汇、绿色金融等学科专业建设”“支持职业院校根据需要在低碳建筑、光伏、水电、风电、环保、碳排放统计核算、计量监测等相关专业领域加大投入”——教育部近日印发《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加强绿色低碳相关专业学科建设,既要加大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一批绿色低碳领域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也要引导职业院校增设相关专业,到2025年,全国绿色低碳领域专业布点数不少于600个。

加大培养力度的背后是需求的提升。记者注意到,该方案所涵盖的专业,无一例外均是能源行业的热门、紧俏方向。在“双碳”目标下,用人缺口愈发明显、亟待填补。
百万年薪仍难招人

求职平台猎聘网曾对中高端人才就业趋势作过专门统计,今年一季度,新发职位增长最多的就是碳中和领域,同比增长达到408.26%。位居第二的新能源及电动汽车行业,亦与“双碳”目标直接相关,新发职位增长了120.09%。

“表面上看,‘双碳’人才供需两旺,现实情况却是想招人的单位很难招到合适的人。”从业15年之久的碳排放管理行业人士汪军表示,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碳管理的重要性,纷纷成立专业部门或聘请专业人才,为自身碳减排早做准备、多做工作。与碳相关的第三方咨询、服务公司业务激增,也在开足马力挖人。然而,招到理想的人才并不容易。“其实在‘双碳’目标提出前,这些岗位算是偏门,相关从业人员不足万人,有足够资历和经验者甚至不到千人。人才抢夺大战时时上演,薪酬水涨船高,有公司开出百万年薪都难以找到合适的人。”

对此,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宇感同身受。“如今,氢能产业的火热程度不言而喻,但此前较长一段时间,行业整体并不景气,部分人才流失到其他领域,加上培养新人需要较长周期,导致存量人才偏少。氢的制储运加环节尚可从其他相关专业引入人才,但氢燃料电池这一细分领域缺人尤为严重。特别是满足产业化需求的工程类人才奇缺,他们既要懂理论、会研究,更要能将成果转化为高可靠性、批量供应、成本较低的工业产品,可以说,要求高、缺口大。”

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桑树勋告诉记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领域也有类似状况。“缺口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由于涉及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多学科内容,掌握交叉学科知识的人很少。另一方面,由于CCUS产业整体尚处示范工程阶段,多项关键技术、工程建设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对人员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要求很高。”
学科建设面临诸多不易

缺口如何填补?“当然是学习!”汪军直言,要进入行业,很多人可能会想到铺天盖地的培训课程。目前,社会上确实涌出不少与“碳”相关的培训机构,“短期教学或能满足一时需求,但我更建议系统性地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未来用人才能有保障。比如,高校应建立从本科到博士的相关学科,成为向社会输出‘双碳’人才的主力。”

事实上,部分高校已经行动起来了。据桑树勋介绍,其所在的学院是全国最早开展CCUS领域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学术机构之一,已形成工程化煤基CCUS全流程技术以及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低能耗捕集、矿化利用技术等优势和特色,目前,招收和培养了30多名CCUS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

再如,华北电力大学设立的全国首个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今年已开始招生。该专业是面向国家重大能源战略而设置,有机融合制氢、储运、氢安全、氢动力等多个模块课程,涵盖电化学、化工、材料、物理、控制等具体内容,将开展全方位、跨学科基础及应用研究。

“越来越多的高校关注并参与相关教学。”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庞军向记者证实,截至今年8月,全国已有21个与“双碳”直接相关的本科专业,包括智能电网、新能源工程等细分方向;另有部分学校开设的专业名称虽不直接带有“碳”字,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却与之紧密关联,毕业后从事相关岗位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可是,企业依然招聘难,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

学科建设也充满不易。湖北经济学院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锦鹏坦言,该院在全国率先展开碳排放管理人才培养,其中专门设置了一套碳交易课程体系。“没有成熟的先例,我们也是边摸索边做,每年都会结合行业最新形势,对上一年度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比如,有些课程设计出来了,却发现实际教学效果跟设想的不完全一样;个别课程因师资力量不匹配,鲜有老师能够胜任。教材也是一个大问题,碳交易实践长期走在理论前面,现有课本内容明显滞后,不及时更新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想方设法把课堂搬到校外

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调整,同样引发了企业关注。“高校纷纷意识到人才紧缺的问题,这是很好的态势。在开展学科建设的同时,希望也能结合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付宇举例,除了专业研发人员,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工程化人才也很关键。“既要有专业知识背景,也要具备产品思维。说白了,东西做得再好、再先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还是不行。以氢燃料电池为例,产业化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进入行业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付宇提出,在学科设置中,高校应真正将产业需求考虑在内;到了教学阶段,将理论充分结合实践。“学生不能只在校内学习,与企业密切衔接才能掌握更多的一线动态,了解行业实际,将来才能快速适应从校园到企业的转变。反过来,当前全国懂燃料电池的专业人才不算多,师资力量难免紧俏。与科研院所、企业人士密切合作,通过委托、联合培养等形式,既可以充实高校教学资源,也能为企业和学生提前创造双向选择的机会。”

黄锦鹏也肯定了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性。“比如,碳交易设计的环节多、工作细,没有实践经验很难胜任,各个环节都需要人才储备。绝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前了解、适应企业和市场需求。比如,我院计划设置一个‘低碳经济管理’微专业,开设课程全部与碳交易相关,并尝试把课堂搬到校外,组织学生进入碳交易所开展模拟操作、进入企业参与实际业务。人才培养必须与行业、企业需求紧密结合。”

桑树勋还建议:“应重点培养深厚理论基础学习能力,专业知识交叉融通能力,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以及研发工具应用、工程实践、国际交流等能力,更好满足国家和企业对CCUS高水平人才的需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环境中国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uanjing.cn/5223.html
广告位

作者: 边走边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231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524863#qq.com(把#改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