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地已经成为当前新能源发电项目开发的主流模式。单体规模大、占地面积广、规模效应显著、可实现多种能源综合发展是大基地项目的典型特征。2021年底,我国启动第一批风光大基地项目。截至目前,第一批9705万千瓦项目已全面开工、部分已建成投产,第二批项目也已陆续开工,第三批则已形成项目清单。“十四五”时期,风光大基地将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重要发展方向,规模有望达到5亿千瓦。
日前,在新能源电力发展论坛暨第七届新能源电站设计、工程与设备选型研讨会上,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张世殊指出,从目前规划和建设情况看,风光大基地主要分布在沙漠、荒漠、戈壁地区,多样化应用场景给风机、光伏组件等新能源设备选型带来挑战。
电站应用场景多样化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总规划师张益国指出:“部署风光大基地,是保证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规模,以及能源转型、绿色发展大方向的重要抓手。要保证我国新能源产业在世界的先进性,就要有示范工程,实现技术新突破,引领行业发展。”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大基地建设模式是支撑我国减少碳排放的主力军。不过,与传统发电模式不同,大基地项目用地需求大,且土地资源越来越向沙漠、山地等倾斜,场景越来越复杂,给设备选型带来新的挑战。
“电站应用场景多样化对组件精细化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张世殊说,“比如,由于天气条件不同,极端情况下组件和支架可能发生损坏,组件技术路线选择和尺寸不同都有可能影响项目质量和收益水平。如何通过合理选型,确定经济性、竞争力更高的设备至关重要。”中国电建西北院新能源工程院资源总图所专总任平以沙漠为例表示:“对于较为平缓的沙丘,地势较为平整,组件选型和方阵排列难度不会增加太大;而对于高低起伏不一的沙丘,用地较为分散,组件大小和排列不同都将对项目建设成本和收益产生影响。”
环境适配性应放在首位
与会专家表示,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风光大基地项目建设正酣,各省区情况不同、目标不一,不同区域规划和发展特点也各不相同,需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华能集团新能源事业部副主任张晓朝认为,新能源资源开发首先要考虑环境适配问题,设备选型要匹配资源禀赋。“要根据选址区的地形、自然条件等选择风机和组件,实现出力最大化,不能大马拉小车,更不能小马拉大车。”
中国电建西北院新能源工程院总工程师惠星强调,大基地规划建设不仅要符合国家总体规划,还要符合国家电力规划,衔接地方相关规划。“由于大基地主要分布在沙漠、荒漠、戈壁、采煤沉陷区等,不同区域资源分布差距较大。以风电站为例,即使在同一个区域,不同场址和不同机位都有可能导致发电量差距达30%。受限于土地资源,做好前期工作、选用高效组件和大容量风机十分必要。”
任平补充说:“建设环境、离地高度等是影响组件发电量的重要因素,同时还要注意,地形和应用场景还将给后期运维提出更高标准。风光大基地项目占地规模大,后期运维对人力和财力需求也很大,设备选型要考虑特定地形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影响,进行综合判断。”
不断提升设备服务能力
张晓朝认为,光伏产业要实现健康、高质量发展,就要遵循市场导向。“基地化发展模式给市场提出了新发展方向,新能源设备厂商需要持续提升组件、风机在发电侧的竞争力,保证项目盈利,为未来电力市场交易奠定基础。不断加强技术和管理水平。总体来说,发电量、性价比和成本管控水平越高越好。”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产品及市场总监唐正恺表示,虽然我国光伏发电已经进入平价时代,但降本增效的主题不变。如今产业处于技术迭代期,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成本下降,提高设备服务能力,是设备厂商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比分布式项目,大基地项目对价格更为敏感,设备选型对可再生能源度电成本的影响明显。对此,隆基绿能中国地区部副总裁李浴辰认为,组件造价和发电量联系着成本和性能两端。市场期待更低造价、更高性能和可靠性的产品,这就需要产业内企业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组件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刘译阳指出:“产业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自身的过程。我国光伏行业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成长期,如何通过创新方式坚持推进降本增效这一主论调,持续参与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是产业内企业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