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国 环保新闻 COP28上频繁提到的转型金融是什么?如何发展?

COP28上频繁提到的转型金融是什么?如何发展?

广告位

转型金融,是可持续金融的下一个风口。

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海量资金保障激发市场内生动力。气候投融资是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简称COP28)关注的重点议题之一,围绕金融与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相关方召开多场边会和多次讨论。当前绿色金融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转型金融又成为新焦点。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有何区别?转型金融又该如何发展?围绕相关问题,中国环境报记者采访了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及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张立钧。

 转型金融是什么?

推动高碳行业有序减碳,补充了绿色金融的不足

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都属于可持续金融。近年来,绿色金融经常被提及,较为人熟知,但转型金融的概念提出较晚。

转型金融是什么?

据了解,这一概念在2019年由经合组织(OECD)率先提出。按照OECD解释,转型金融是指在经济主体向可持续发展目标转型过程中,为它们提供融资以帮助其转型的金融活动。

“通俗来讲,绿色金融是指资金流向从事零碳、近零碳的绿色环保科技领域,支持‘纯绿’的经济活动,比如用于光伏、风电、新能源车储能等产业领域。”张立钧告诉记者,“转型金融是面对高排放行业,资金流向从高碳走向低碳的过程,像水泥、钢铁、化工等高碳、减排较难的行业并未被绿色金融完全覆盖,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转型成为绿色产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就是转型金融存在的意义。”

“转型金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绿色金融的不足,但发展转型金融的必然性更体现在我国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上。首先,我国能源结构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对于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而言,能源安全是很重要的。其次,我国仍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钢铁、水泥、化工等是当前发展阶段需要的产业,因此需要转型金融来支持他们节能减排,而不像发达国家各类基础设施已到位,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可以直接淘汰这些高碳产业。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转型金融既是一个更新兴的市场,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高碳行业需要金融支持其有序转型以减少碳排放。”张立钧表示。

转型金融如何跟上绿色金融发展步伐?

  我国已有政策支持,顶层设计、标准在逐步完善

中国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发展。不断健全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在绿色贷款、绿色债券、气候投融资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28.58万亿元,居全球首位;境内绿色债券市场余额1.98万亿元,居全球第二。

绿色金融快速发展,转型金融如何跟上步伐?我国正在积极探索。

顶层的制度建设、设计日渐完善。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文中提到,转型金融重点服务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的产业和项目,为高排放或难以减排领域的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资金支持,要总结提炼绿色金融发展的有效做法和有益模式,并将其运用到转型金融领域。

对此,张立钧进一步介绍说,“中国人民银行已牵头起草了煤电、钢铁、建筑建材、农业四个行业转型金融标准,这将对推动转型金融识别、金融支持,以及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非常清晰和准确的方向。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设立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未来随着标准界定愈加清晰,会有更多货币政策工具激励金融机构投身于转型金融创新。”

对于产业本身如何定义,中国也有着自己的标准和经验。“金融机构在为高碳排行业的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支持时,需要相关的标准进行参考,碳核算标准的完善为转型金融量化评价提供了支撑。像水泥、钢铁、交通、建筑等领域,转型金融过程中需要采取哪些技术和工艺,都要有明确的标准。中国目前也在制定一系列标准,推动资金流向这些领域。”张立钧向记者介绍。

推动转型金融实践的关键是什么?

需构建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的体系作为支撑

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商业银行必须发挥其作用。传统经济产业不断调整,商业银行也在寻找新的增长机会。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会面临着一些挑战。

“金融的本质是要追求风险与投资回报的平衡,资金分配到单位风险下的资金回报最高。传统金融体系没有测算与气候相关的环境风险。从回报端来说,碳排放正外部性没有定价。不管绿色金融还是转型金融,在正常财务回报基础上,如果把减碳部分货币化后再计入到回报上,资金回报必然不同;同时在风险端,因为投资的都是低碳、绿色、可持续的企业,所以环境风险降低,测算单位风险针对的回报,也是和传统金融不同的。”张立钧表示,但目前这些计算都还没成立,必须依靠大量的规范数据。

传统金融都是采用硬抵押的方式,这在绿色金融尤其转型金融里是不适用的。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必须对新兴领域的相关细分行业的技术、产业相关的环境绩效有深度了解,再结合标准化数据,比如碳因子库、碳足迹数据产品,才能够让商业银行授信时有充分客观的评估。

行业不同,情况不同,即使同一行业中每一类型企业的情况也有所不同,设计出一整套转型标准及配套措施,是推动转型金融实践的关键,而标准和配套措施的建立,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

张立钧结合自身从业经验提出建议,”必须要建立一套MRV(核查、报告、核算)的体系,进一步推动碳场景和数据要素的融合,加快构建科学精准的绿色效益核算与计量方法学,对绿色主体、绿色项目环境效益有效监测,同时建立健全的碳排放数据采集、碳核算、碳账户管理和评价体系,让数据交易所和碳排放交易所打通,充分支持转型金融在每一个垂类的行业里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库。”

可持续发展的底层逻辑是既要保证绿色、能源安全,并且还要有经济可承担性。“构建数据的工作,单个银行是无法完成的,没有能力,成本也高,需要国家从整体层面推动建立和实施。”张立钧说,“中国在数据要素流通方面一直走在前列,目前国家也正在推进加快构建基础数据支撑体系,为可持续金融发展提供保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环境中国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uanjing.cn/7034.html
广告位

作者: 边走边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231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524863#qq.com(把#改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